灯光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灯光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灯光说课稿1我说课的题目是《灯光》。我说课的内容可分为这样五个环节:说教材→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灯光》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一组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大多以革命故事为题材,学习这些文章,可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和美好情感的熏陶。《灯光》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主体部分通过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精神,说明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课文内容通俗易懂,饱含深情,是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教育的优秀教材。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做得到有的放矢,收到理想的效果。接下来我说一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来自父母亲人和祖国大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关爱,战争、牺牲,这些对他们来说已显得比较陌生。基于学生的这种情况,依据教材特点,我为本课拟定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3、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作出的贡献,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这一点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能正确的运用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接下来我说一下教法及学法:
三、说教法及学法
1、教法
依据本课目标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我采用“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进行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点拨方法,使学生能围绕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合作,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的情感。
2、学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依据教材特点及本班的学情,我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法”、“情感体验法”、“讨论法”、“批注法”进行学习,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而合理的安排教学过程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接下来我说一下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这样六个板块:
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深入探究→拓展训练,瞻仰英雄→结束语→作业设计
我认为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本课学习的内容。
(一)导入新课
本课我是这样导入的:
先出示课件,展示这样几个关于灯光的图片让学生欣赏,之后与学生谈话:这几个图片美吗?你认为灯光在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作用?学生讨论后总结:是啊,灯光不仅可以为我们驱走黑暗,带来光明,它还点缀着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朋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为我们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那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当代作家王愿坚的《灯光》。
魏书生老师曾说:“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本课的导语直观、形象,吸引力强,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的兴趣正浓时,我马上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第二板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个板块中,我让学生带着两个任务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划出读不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查阅工具书,并检查学生对下面几个词语的理解:
胸墙
憧憬
千钧一发
【设题目的】
这个任务,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落实字音、词意的教学。
2、想一想,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题目的】
这个问题,可锻练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这也符合《新课标》对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要求。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这个板块中,我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引导学生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1.快速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段落是写现
在的事,哪些是回忆往事?并说说是什么引发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
【设题目的】
这个问题,可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并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多好啊”一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2.战斗开始之前郝副营长在干什么?划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当学生完成这个任务以后,我又引导学生品读“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和“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两句话,想象下一刻郝副营长在想些什么?
【设题目的】
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本,深入人物内心,想过想象,体会郝副营长对光明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让学生明白,正是因为如此,郝副营长才会为了革命的胜利,而毫不犹豫地现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并相机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9、10两个自然段,体会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敬仰先烈的情感。
3.“这位年轻的战士,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这句话仔细阅读,想一想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读过之后你有何感想?
【设题目的】
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而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设计本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句子的意思,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郝副营长及无数个像他那样的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懂得报答。
4.假如你是郝副营长所带领的突击队中的一员,在他要烧书为部队指路时,你会对他说什么?请联系全文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与郝副营长的对话。
【设题目的】
本题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融入文本,可以面对面地与先烈交流,加深学生对烈士形象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四)拓展训练、瞻仰英雄
在这个板块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像郝副营长这样的革命烈士,你还知道多少,请选出自己最熟悉的一个为大家讲一讲关于他的故事。
【设题目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本题通过学生讲故事的形式,以点带面,可使烈士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 ……此处隐藏16024个字……>1.对教材加强整合,合理取舍,力求体现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特点。采用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模式“自读——交流——拓展”展开教学,在初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围绕问题自读自悟,在交流的过程中点拨引导,指导学生读好重点句。
2.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穿插语言训练。抓住“多好啊”与“灯光”两条线索,在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学习文章表达技巧过程中挖掘一些语言训练点进行语言训练。由“多好啊”引入课文的学习,悟郝副营长那种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品读描写“灯光”的句子,悟郝副营长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写由“灯光”所想到的,在文中融入对革命先烈的怀念。
以上认识,我把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三条:
知识与能力:
朗读课文,理解“憧憬、千钧一发、围歼、突击”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及首尾照应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品悟重点词句,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学生认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升对“灯光”的认识。
教学重点是:
体会郝副营长生前所说的话,感悟郝副营长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从而感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是:
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大板块:
一、谈“灯光”,感受现在生活的美好,导入课文的学习。
课文开头两段中作者描写了天安门广场前千万盏灯发出的光带给大家光明、温暖的感觉以及游客为此发出的赞叹“多好啊”,与课文主体部分中郝副营长在战前对灯光的向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抓住这两段话的两个重点句放在这一板块中进行学习。
二、初读
把握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并了解课文写法上的特点:倒叙和首尾照应。同时对作者王愿坚有个大概的了解。
三、品读课文主体部分,感悟人物形象。
分两块进行,一是“憧憬未来”部分,主要是抓住两个“多好啊”的句子及与之相关联的部分去感受郝副营长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二是“献身革命”,抓住“千钧一发”一词理解郝副营长的英雄壮举。品读描写火光的句子感悟郝副营长为理想献身的精神,体会灯光的含义。
四、拓展写话,提升对“灯光”的认识,缅怀革命先烈。
本课教学主要围绕课前阅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展开,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及对几个带有“多好啊”的句子的体会,在此过程中主要进行了三次语言训练。一是在“初读课文”之后,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个常规性的语言训练,但很重要,对于高段学生而言,平时不光要说,还要写下来。本篇课文内容对学生而言概括难度相对较大,因此我提供了一些重点词让学生选用,以便能抓住要点进行概括。二是在“品读课文,憧憬未来”这一环节中,在围绕两个“多好啊”的句子体会郝副营长对电灯的向往之后,让学生想象说话:他(郝副营长)憧憬着( ),憧憬着( )。从而进一步深入地体会郝副营长内心对幸福生活的期盼。三是在体会灯光的含义后,让学生拓展写话:以“灯光”为题,以小诗或一段话的形式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对灯光的深刻认识,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对先烈的怀念),深化课文主题。
灯光说课稿12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这幅插图使郝副营长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结果暴露了自己。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
电灯是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它却是战争年代美好生活的代名词。为了全国解放,为了让后代过上安宁生活,郝副营长和很多革命志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作者用平静的口吻写出自己的回忆,却蕴涵着深沉动人的情感。
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对往事的回忆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调详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而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作者却用白描的手法“略写”,两相对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突出了革命英雄执着的理想。
本课的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二、说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灿烂的阳光,背着书包快乐的去上学时;当我们躺在母亲的怀里,享受温暖宁静的母爱时;当我们面对丰盛的餐桌,尽情的享用佳肴时;当华灯初上,我们欣赏着缤纷绚丽的美景时,我们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二)、引导自读,感悟“多好啊”
1、通过课前预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边读边悟,体会感情:
⑴ 默读课文,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⑵ 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标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4、交流讨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坚贞不屈、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同时关注作者善于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的表达方式。)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读写结合,深化“多好啊”
1、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
2、伟大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换来了这盏照亮黑夜的灯,可是仅仅是照亮黑暗的灯吗? (实际上是照亮我们新中国的灯。)
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以“多好啊”为题写一写,可以是一首小诗,可以是一段随想,可以是心灵的独白……
4、集体交流。
四、回归整体,体会写法
“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前后呼应、以一句话贯穿全文、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等表达方式。)
五、延伸课外,提升情感
1、找一两本革命题材的书读一读。
2、出一期缅怀革命先烈的小报。